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

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》是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湖北中医学院主办的、国内外肝病领域内唯一的一份中西医结合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,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、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。本刊以国内外知名的肝病专家为学术顾问,严格遵循“基础与临床并重”、“普及与提高兼顾”、“中西医结合”的办刊宗旨,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如实报道国内外中西医防治肝病的新理论、新成果、新进展、新动向、新疗法、新药物、新经验。深受广大肝病临床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喜爱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在写作论文时,如何运用学术语言?

时间:2024-05-22 10:35:27

学术语言与自然语言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,主要体现在其规范性上:

  • 自然语言常常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,而学术语言则追求一词一义,以确保语义的精确性;

  • 自然语言的结构往往较为隐性,不易直观展现句子间的逻辑关系,而学术语言则通过显性的结构,能够清晰地揭示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;

  • 在定量表达上,自然语言通常显得较为模糊,缺乏精确性,而学术语言则力求定量的精准,以数据或具体度量来明确表达。

(1)何为结构的显性与隐性?

以具体实例阐释:

自然语言表述:“太热了,所以我们打开了空调。”

学术语言重构:“针对天气热的现象,我们采取了打开空调降温的措施。”

在此例中,“针对……的现象,采取……的措施”构成了学术语言的显性结构,它明确地揭示了句子间的因果关系。相较之下,自然语言中的这种结构并不直观,甚至可能产生多种理解(如将“太热了”视为原因,“打开空调”视为结果),这就是自然语言结构隐性的缺陷。在描述单一句子时,学术语言与自然语言在准确性上的差异可能并不显著,甚至学术语言可能显得更为繁琐。然而,在描述多个句子及其相互关系时,学术语言能够精确地展现这些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,而自然语言在这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。

(2)何为定量的精准与模糊?

仍以上述例子进行说明:

在句子“针对天气热的现象,我们采取了打开空调降温的措施”中,仍存在多处描述不够精准的问题。例如,“天气热”究竟有多热?“天热”与“打开空调”之间的具体联系是什么?

若不解决第一个问题,读者可能难以重现当时的场景;若不解决第二个问题,则可能导致读者对你的结论产生质疑。

此外,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考虑,如“哪里热”、“热到什么程度”、“空调位于何处”、“如何使用空调”,以及“热”这一主观词汇是否应替换为更客观的描述等。因此,经过修正后的句子可能如下:

“针对当时户外温度高达40℃的情况,为了避免因高温引发中暑进而威胁生命,我与我的朋友们选择前往我的住宅,并将空调温度调至26℃以进行降温。”这就是对原句“太热了,所以我们打开了空调”进行学术化改造的最终结果。